字源解说

波,金文

(皮,“坡”的省略,表示缓缓凸起)
(水),表示在风的作用下水面凸起如坡。

造字本义:动词,比喻水流坡状涌动,起伏。篆文
基本承续金文字形。隶书
将篆文字形中的
写成
,将篆文字形中的
写成
。古人称在水面上滚涌的坡状水体叫“波”,称水波腾出水面后的形态叫“浪”。
字形演变

清 · 伊秉绶 · 隶书七言联

清 · 伊秉绶 · 隶书七言联

晋 · 王羲之 · 孝女曹娥碑

晋 · 王献之 · 洛神赋十三行

隋 · 董美人墓志

晋 · 王羲之 · 金刚经

晋 · 王羲之 · 普觉国师碑

晋 · 王羲之 · 普觉国师碑

唐 · 李怀琳 ·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

唐 · 孙过庭 · 书谱

唐 · 孙过庭 · 书谱
